礦用井口暖風設備是專為礦井井口及周邊區域設計的供暖裝置,主要用于寒冷季節防止井口結冰、凍堵,保障礦井提升系統(如罐籠、箕斗)安全運行,同時改善井口作業環境溫度,避免礦工因低溫凍傷。其核心功能是通過制熱裝置輸出熱風,維持井口及井筒入口處的溫度在冰點以上(通常≥2℃),是煤礦、金屬礦等地下礦山冬季安全生產的關鍵設備之一。
一、礦用井口暖風設備的核心作用與重要性
- 防結冰與凍堵:礦井井口(尤其是立井、斜井井口)在冬季若溫度低于 0℃,易出現井筒壁結冰、提升鋼絲繩凍結、井口平臺結冰等問題,可能導致提升設備卡阻、礦工滑倒墜落等安全事故。暖風設備通過持續供暖,確保井口區域溫度達標,從源頭消除隱患。
- 保障設備運行:低溫會導致井口機械部件(如絞車、減速器)潤滑油黏度增加,影響傳動效率,甚至凍裂液壓系統。暖風設備可維持設備工作環境溫度穩定,延長使用壽命。
- 改善作業環境:為井口值班人員、上下井礦工提供適宜溫度(通常 10-15℃),避免低溫引發的凍傷、操作失誤等問題。
二、礦用井口暖風設備的核心技術要求
礦井環境特殊(可能存在瓦斯、粉塵、潮濕等),對暖風設備的安全性、可靠性要求極高,需滿足以下標準:
- 防爆性能:煤礦井口及周圍屬于易燃易爆區域(可能存在甲烷等可燃氣體),設備必須通過煤礦安全認證(MA 認證),防爆等級需達到 Ex dⅠ(煤礦用隔爆型) 或更高,避免運行中產生電火花引發爆炸。
- 抗寒與耐候性:需在 - 30℃至 - 40℃的極端低溫環境下穩定啟動和運行,外殼、管道需采用防腐蝕材料(如鍍鋅鋼板、不銹鋼),避免凍裂或銹蝕。
- 制熱效率:在低溫環境下制熱效率不低于 70%,能快速提升井口溫度(通常要求 30 分鐘內將井口區域溫度升至 5℃以上)。
- 風量與溫度可控:可根據環境溫度自動調節熱風量(通常風量 5000-50000 m³/h)和出口溫度(30-80℃),避免過度供暖導致能源浪費。
- 防塵與防潮:設備內部需配備高效過濾器(過濾粉塵),電氣部件防護等級≥IP54,防止潮濕、粉塵影響電路安全。
三、常見礦用井口暖風設備類型及特點
根據制熱能源和結構,主要分為以下幾類:
1. 燃油 / 燃氣暖風機(防爆型)
- 工作原理:以柴油、煤油或天然氣為燃料,通過防爆燃燒器燃燒產生熱量,加熱空氣后由風機輸出熱風(間接加熱,避免煙氣直接接觸)。
- 優點:制熱速度快(3-5 分鐘升溫)、功率調節靈活(20-200 萬大卡 / 小時)、適合無穩定電力供應的井口。
- 缺點:燃料成本較高(尤其天然氣)、需定期補充燃料、燃燒需通風良好(避免一氧化碳積聚)。
- 適用場景:中小型井口、臨時供暖或電力緊張的礦山。
2. 電加熱暖風設備(防爆型)
- 工作原理:通過防爆電熱管(電阻絲、碳纖維)通電發熱,加熱空氣后由防爆風機送出熱風(純電驅動,無明火)。
- 優點:零排放、安全性高(無明火,適合高瓦斯礦井)、操作簡單(一鍵啟停)、維護方便。
- 缺點:能耗高(功率通常 50-500kW)、依賴穩定高壓供電(需礦井電網容量充足)、低溫下制熱效率可能下降。
- 適用場景:高瓦斯礦井、環保要求嚴格的區域、井口面積較小的場所。
3. 燃煤熱風爐 + 風道系統(改造型)
- 工作原理:以煤炭為燃料(通常為塊煤),通過間接式燃煤熱風爐產生潔凈熱風,再通過保溫風道將熱風輸送至井口(需配套除塵、脫硫裝置,避免污染)。
- 優點:燃料成本低(適合大規模供暖)、制熱功率大(100-1000 萬大卡 / 小時)、適合長期連續運行。
- 缺點:體積大(需單獨建設鍋爐房)、污染較嚴重(需滿足礦區環保標準)、啟動慢(需預熱 30-60 分鐘)、需定期清灰。
- 適用場景:低瓦斯礦井、井口面積大(如大型立井)、煤炭資源豐富且環保政策寬松的區域。
4. 空氣源熱泵暖風設備(節能型)
- 工作原理:通過熱泵循環吸收空氣中的低位熱能,經壓縮機壓縮后轉化為高溫熱能,加熱空氣輸出熱風(電驅動,能效比高)。
- 優點:節能(能效比 COP 通常 2-3,即 1kW 電產生 2-3kW 熱量)、環保(無排放)、運行成本低于純電加熱。
- 缺點:低溫適應性有限(環境溫度低于 - 15℃時,需配套電輔熱,效率下降)、初期投資高。
- 適用場景:氣候較溫和的礦區(冬季最低溫≥-15℃)、對節能要求高的礦井。
四、選型關鍵因素
-
礦井類型與防爆要求:
- 高瓦斯礦井:優先選擇防爆型電加熱暖風設備或燃油暖風機(帶防爆燃燒器),嚴禁使用非防爆燃煤設備。
- 低瓦斯礦井:可根據燃料成本選擇燃煤熱風爐(需環保改造)或電加熱設備。
-
供暖面積與熱負荷:
- 根據井口直徑(如立井直徑 5-10m)、井筒深度、周圍作業區面積計算熱負荷(單位:kW 或萬大卡 / 小時),通常每 100㎡井口區域需 50-100kW 制熱功率。
- 極端低溫地區(如東北、西北地區)需預留 20%-30% 的功率余量,避免制熱不足。
-
能源供應條件:
- 電力充足且電價低:優先選電加熱或空氣源熱泵。
- 有穩定天然氣 / 柴油供應:可選燃油 / 燃氣暖風機(需計算燃料運輸成本)。
- 煤炭資源豐富:可考慮燃煤熱風爐(需確認礦區環保政策是否允許)。
-
設備安全性與認證:
- 必須選擇通過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認證(MA 標志) 的設備,防爆部件(電機、開關、溫控器)需單獨符合防爆標準。
- 配備超溫保護、斷風保護、漏電保護等安全裝置,避免設備故障引發事故。
五、安裝與維護要點
-
安裝位置:
- 設備需安裝在井口上風側(避免廢氣倒灌井下),與井口保持 5-10m 距離,遠離易燃物(如電纜、木材)。
- 風道系統需保溫(采用巖棉或聚氨酯保溫層),減少沿途熱量損失,出風口需均勻分布(避免局部溫度過高或過低)。
-
日常維護:
- 每日檢查防爆部件(如隔爆面、密封圈)是否完好,無松動或銹蝕。
- 每周清理空氣過濾器(防止粉塵堵塞影響風量),燃油 / 燃氣設備需檢查油路 / 氣路有無泄漏。
- 每月檢查加熱元件(電熱管、燃燒器)工況,燃煤設備需清理爐膛積灰,確保換熱效率。
-
符合安全規程:
- 嚴格遵循《煤礦安全規程》第 222 條(井口防凍規定):“井口和井底車場必須有完善的供暖系統。在嚴寒地區,主要井口(包括井筒)必須有防凍措施,保證井口溫度不低于 2℃。”
礦用井口暖風設備的核心是 “安全優先、穩定制熱”,選型時需結合礦井瓦斯等級、氣候條件、能源成本及安全標準綜合判斷,確保冬季礦井生產安全有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