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燃料與空氣供應:
- 燃氣(如天然氣)通過管道經減壓閥穩壓后,進入燃燒器;同時,風機將空氣按預設空燃比(如 1:10)送入燃燒器。
- 典型空燃比控制邏輯:通過燃氣壓力傳感器與空氣流量傳感器實時監測,PLC 系統自動調節燃氣電磁閥開度與風機頻率,確保燃燒充分(過??諝庀禂?1.05-1.2)。
- 燃燒過程:
- 燃氣與空氣在燃燒室內混合點燃,產生 800-1200℃的高溫煙氣(燃燒效率>99%)。燃燒室由耐火磚或陶瓷纖維砌筑,確保熱量不流失且耐高溫。
- 安全機制:火焰監測器(紫外光敏管)持續檢測火焰,若熄火則立即切斷燃氣電磁閥,并啟動吹掃風機(清除燃燒室殘留燃氣)。
- 換熱器結構與換熱邏輯:
- 結構:多采用翅片管式或盤管式換熱器,材質為不銹鋼(耐腐蝕性)或碳鋼(耐高溫),管內走煙氣,管外走空氣。
- 換熱原理:
- 高溫煙氣從燃燒室流出,進入換熱器管程,以對流和輻射方式向管壁傳熱;
- 空氣由風機強制送入換熱器殼程(管外),吸收管壁熱量后溫度升高,形成潔凈熱風(含塵量<5mg/m³);
- 煙氣經換熱后溫度降至 150-250℃,由引風機通過煙囪排放(部分系統可回收余熱加熱補水)。
- 換熱效率影響因素:
- 翅片管間距、煙氣與空氣流速(通常煙氣速度 10-15m/s,空氣速度 5-8m/s)、換熱器表面積(面積越大換熱越充分)。
- 閉環控制邏輯:
- 熱電偶(如 K 型熱電偶)實時檢測熱風出口溫度,反饋至 PLC 控制柜;
- PLC 對比設定溫度(如 150℃)與實測溫度,通過以下方式調節:
- 溫度偏低時:增大燃氣電磁閥開度(增加燃氣量)或降低空氣風機頻率(減少空氣量);
- 溫度偏高時:反之,減少燃氣輸入或增加空氣量。
- 典型控溫精度:±5℃(優于直接式熱風爐的 ±10℃),適用于對溫度敏感的場景(如食品烘干、醫藥原料加熱)。
- 燃氣泄漏監測:在燃氣管道接口處安裝可燃氣體報警器(檢測精度 0-100% LEL),一旦泄漏立即報警并切斷氣源。
- 超壓保護:燃氣管道安裝安全閥(開啟壓力 0.1-0.2MPa),防止壓力過高引發爆炸;換熱器殼程設爆破片(泄壓壓力 0.3MPa)。
- 排煙溫度監控:當排煙溫度超過設定值(如 300℃)時,系統自動加大空氣供應量,降低煙氣溫度,避免換熱器過熱損壞。
對比維度 |
間接式熱風爐 |
直接式熱風爐 |
熱風純度 |
煙氣與空氣隔離換熱,熱風不含燃燒產物 |
煙氣直接與空氣混合,熱風含 CO?、H?O 等 |
適用場景 |
食品、醫藥、電子(需潔凈熱風) |
礦石烘干、建材干燥(對純度要求低) |
熱效率 |
70%-85%(換熱器存在熱損失) |
90% 以上(無換熱損耗) |
結構復雜度 |
需換熱器,系統更復雜,維護成本高 |
無換熱器,結構簡單,維護方便 |
- 食品烘焙:如面包生產線,利用 180-220℃潔凈熱風均勻加熱面團,避免煙氣污染影響口感(符合 FDA 食品接觸標準)。
- 中藥材干燥:黨參、黃芪等藥材烘干時,熱風溫度控制在 60-80℃,間接換熱可防止燃燒產物殘留,保證藥材藥性。
- 鋰電池極片烘干:極片干燥需熱風含塵量<1mg/m³,間接式熱風爐搭配高效過濾器,滿足半導體級潔凈要求。
-
換熱器強化:采用螺旋翅片管或納米涂層技術,將換熱系數從 50-80W/(㎡?K) 提升至 100-150W/(㎡?K),熱效率可提高 5%-10%。
-
余熱回收:在排煙系統中增加熱管換熱器,加熱助燃空氣(預熱至 100-150℃),降低燃氣消耗 10%-15%。
-
智能化控制:接入 AI 算法,根據用熱負荷預測自動調節燃氣量,減少溫度波動(如夜間低負荷時自動切換至節能模式)。
間接式燃氣熱風爐通過 “隔離換熱” 實現了熱風潔凈度與溫度控制的雙重優勢,尤其在對衛生標準和工藝精度要求高的領域,成為替代傳統熱源的關鍵設備。